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:唐奕)为扎实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,切实提升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。11月11日,永兴县气象局组织气象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便江街道人民东路社区,开展“零距离”气象科普宣传活动。志愿者们用通俗语言破解专业知识壁垒,以丰富形式传递实用技能,让气象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,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素养筑牢坚实根基。
通俗讲解+案例剖析 气象知识“接地气”
活动现场,志愿者化身“气象知识使者”,聚焦永兴县冬季高发的寒潮、大雾、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,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展开细致讲解。针对秋冬季节频繁出现的雨雾天气,志愿者用生活化的比喻通俗解读:“咱们永兴秋冬降雨充沛,空气中的水汽像‘喝饱了水’一样含量大增,一旦气温下降,这些水汽就容易凝结成团形成大雾,通常要等气温升高或降雨减弱,大雾才会逐渐消散。”同时,志愿者着重提醒居民:“日常要密切关注气象局发布的大雾预警信息,提前规划出行路线、调整生产作业安排,避免低能见度天气带来安全隐患。”接地气的讲解、贴近生活的提示,让居民们听得明白、记得牢固,现场不时响起认同的点头与交流声。
互动问答+实操教学 科普传播“有温度”
理论讲解结束后,趣味互动问答环节迅速点燃现场氛围。志愿者围绕雷阵雨、霜冻、寒潮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,抛出一个个接地气的问题,居民们踊跃举手抢答,现场气氛热烈活跃。面对居民提出的“不同颜色预警信号有啥区别”“特殊天气怎么保护农作物”“家里遇到雷电天气该怎么办”等疑问,志愿者结合气象常识和本地真实案例,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,让大家在轻松互动中加深知识记忆。
为方便居民后续便捷获取气象信息,志愿者还开展“手把手”实操教学,指导大家通过QQ气象推送、天帮忙APP、拇指天气等多种渠道查询实时天气、预警信息等内容,确保每位参与居民都能熟练操作。此外,现场组建永兴气象爱好者交流群,鼓励居民入群交流,承诺及时回应群内气象相关疑问,搭建起气象局与公众常态化沟通的“连心桥”,让科普服务延伸至日常生活。
全民参与+长效推进 防灾减灾“筑根基”
此次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活动,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。“短短几个小时学到了好多实用知识,原来气象和咱们生活联系这么紧密,以后遇到特殊天气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!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笑着说道。一名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也兴奋分享:“这次活动把课本上的气象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,理解更透彻了,以后我也要多学习气象知识,跟同学一起分享。”
永兴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气象科普进社区是提升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该局将坚守“服务公众,造福社会”的宗旨,持续扩大科普覆盖面,走进更多社区、学校、企业开展常态化气象科普活动,不断提升气象科普的知晓度、参与度与满意度,推动全民气象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,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、护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力量。
责编:马志军
一审:马志军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